论坛与新闻
论坛与新闻

工业大数据是工业4.0的核心驱动(4)

工业大数据是工业4.0的核心驱动(四)

(2016年8月22日)

工业大数据使用案例之一:预测自主维修决策支持分析

在目前的制造业里面,大数据可以做两件事情:一是打造未来的智能化供应链,二是把预防性维修、生产转化成预判性、预测性。这就是一个绿色产业,包括零排放、零宕机、零维护、供应链管理的零库存等。

物联网(IOT)的发展以及感应技术的兴起,开创了一个能紧密连接物理空间许多事物的信息网络。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预测分析的发展,结合互联网云化的广泛应用,物理空间与虚拟信息空间的形成与同步,离不开设备的自我意识和自主维修机械系统。智能设备的未来,一定是能够自主评估健康状况和退化情况并主动预防潜在性能故障,并且做出维修决策,以避免潜在故障的系统。

按照Jay Lee教授的看法,一个机械系统,自我意识指能够评估设备当前或历史条件,并对评估结果做出反应。要实现健康条件评估,就需要利用数据驱动算法分析从机械设备及其周边环境中的数据。实时设备条件信息可反馈至机械控制器以实现自适应控制,同时信息也会反馈至设备管理人员方便及时维修。然而,对大多数工业应用程序而言,尤其是设备机群而言,设备自我意识还远未实现。当前诊断或预测算法通常适用于具体设备或应用程序,而在处理复杂信息时自适应和灵活性稍显不足。由于同一机群中的设备和设备条件彼此互联,任务和维修计划可在机群级得到制定和优化。操作员可根据每台设备的健康条件平衡和调节每台设备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从而最大程度优化生产和设备性能,实现主动检修计划的智能决策。

工业大数据使用案例之二:助力实现供应链优化与创新

第四次工业革命已在全球爆发,为各行业提供了机遇。其商业模式的特征在于价值链横向合作大幅增长,通过全产业的数字化互连与设备的实时监控,综合利用分析数据与预见分析,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

一般的供应链与全数字供应链的区别在于企业是否有能力高效地对全供应链实现监控、报警、预测及优化。面对庞大的数量以及日益复杂的数据分析任务,通过工业大数据来建立智能工业,其本质是利用自适应机器人与先进传感器等先进技术融合,实现一个数字化制造环境的发展,形成全方位综合优化管理价值链。通过在全供应链的数字优化按需定制和信息实时访问,供应链将变得更灵活。

未来智能供应链可以从生产、需求、服务的三个大方面来实现。首先从市场需要着手,通过工业大数据,分阶段实现需求预测,做好需求与库存对接的优化工作,实现分配最优。其次,加大生产质量生命周期的分析,对生产设备做好实时的预测性自维修以提高生产的质量,实现最大化产量和可靠性。最终,产品以服务的方式在市场上流通,实现供应链配件的优化、售前到售后的服务运营优化、保值分析以及建立增值的售后服务盈利模式。

智能供应链应该建立在高度自动化的分析技术和管理平台上,通过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结合形成,来帮助供应链的厂商从繁琐低效的手动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供应链智能中心。未来的更智能的供应链除了实现智能的支出分析、物料数据分类等主要功能外,其核心旨在加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其相结合的制造业。利用先进数据分析和预测工具,对实时需求进行预测与分析,增强商业运营及用户体验,战胜更复杂的供应链挑战。

工业创新要以用户需求为转型的核心驱动,借助互联网的灵活和广阔,结合大数据行业的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通过信息物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让我们的工业物理和信息空间融合同步,实现工业生产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学习,形成预测监控系统的智能制造业大数据环境,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待续)

(原标题:数据是工业4.0的核心驱动 工业大数据两个案例剖析)

本文发表于《中国工业评论》杂志。作者:张礼立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玖道科技首席战略官、上海市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理事。

(摘编自:中国工业评论 / 编辑 严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