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与新闻
论坛与新闻

对大数据技术在MRO领域发展趋势的调查(2)

对大数据技术在MRO领域发展趋势的调查(二)

(2018年1月11日)

AHM和PM系统的应用范围仍有扩展空间

调查结果显示,AHM系统和PM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应用的成熟度仍有待提高。尽管维修业已经从AHM和PM系统的应用中尝到了甜头,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范围和规模尚不明朗。

AHM系统似乎已经在航空业内完成了初期发展。调查结果显示,56%的受访航空公司表示在全机队或者部分机队上应用了AHM系统。其中,AHM系统得到最广泛应用的领域是发动机状态监控(ECM),主要由知名的发动机OEM提供;其次则是在第三方维修企业或大型维修企业把控的机体维修和部附件维修领域。

对于PM系统,44%的受访航空公司表示PM系统应用滞后于AHM系统;且在应用了PM系统的受访航空公司中,仅有不到半数的航空公司是在全机队范围内应用PM系统。正如AHM系统在发动机维修领域所获得的广泛应用一样,发动机OEM在PM技术方面也是领跑者。但令人意外的是,相对于发动机维修领域,PM系统在部附件维修领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甚至超过了AHM系统在部附件维修领域的应用范围。

这一调查结果不禁令人想起过去10年内民用航空售后服务市场上演的一幕:发动机OEM首先开始采取激进手段封锁发动机的知识产权,然后大型部附件OEM也开始采取类似措施控制自有产品的知识产权,最终迫使独立维修企业只能选择研发PMA件维持自身市场竞争力。也许历史还会再次上演。目前的发展趋势似乎预示着OEM将奋起争夺飞机数据的所有权,以强大的数据优势进一步稳固其在售后服务市场的地位,而独立维修企业只能在被挤压的维修市场中挣扎求生。

新一代飞机的机载数据系统记录了大量传统飞机无法获取的数据,由此也为航空公司带来了数据储存、管理和应用等方面的新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新挑战,很多航空公司均已着手开发大数据项目,尽管仍抱有相对谨慎的态度。在受访的航空公司中,59%表示计划将AHM系统的应用范围限制于小部分数据中;83%使用PM系统的受访航空公司也表示将应用重点放在小部分数据上,仅有不到20%的公司打算将PM的应用范围扩展至所有数据上。这说明,要么就是大多数航空公司进入大数据技术领域的态度是明智而审慎的,他们首先筛选出影响力最大和最易管理的那部分数据用于初期分析项目中,要么就是这些航空公司尚未具备充足的资源,无法完全管理所有的数据。

如果在收集数据和应用数据方面没有一个明晰的规划,那么对于资源本来就有限的航空公司来说,之前针对大数据技术的投入无疑是徒劳的,或者更确切地说,航空公司应该放弃将这一先进分析技术整合至其长期维修策略和运营体系中。航空公司要想建立高效多产的大数据技术平台,首先需要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一定的成功,然后再逐渐扩大创新范围,实现结构化转变。例如,首先建立高频故障件的可靠性统计分析模型,再逐步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对供应链需求和计划性维修需求的预测性诊断。

(未完待续)

(编译 蓝楠 石柯 航空维修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