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欣农教授谈工业4.0与智能制造(2)
莫欣农教授谈工业4.0与智能制造(二)
(2017年7月5日)
美国工业4.0诞生的背景是什么呢?我讲一个比较经典的故事。2011年,奥巴马曾经问乔布斯为什么不能在美国生产苹果手机?乔布斯说美国不能按照目前的制造模式生产苹果手机。举个例子来说,在2007年准备销售苹果手机的前一个月,那个时候手机的屏幕是塑料的,手机放在口袋里被钥匙一划屏幕就一道痕,乔布斯说这不行,要换成玻璃的。此时马上要进入到销售阶段了,他要改设计,还有后面一整套供应、工艺、装配等一大堆事都要改。特别是到装配的时候,在中国的一个装配线上,有一个工头,在半夜12点叫醒8000名员工,每人就发了一袋饼干、一杯茶,用半个小时后8000人半夜上线装配,把塑料的屏幕改成玻璃屏幕装上,不到96个小时就打造了10万台产量。这样的制造模式在美国显然干不了。所以美国也要搞工业4.0才能实现再工业化。
反过来,美国一旦搞了工业4.0,那在中国的这些活就没了,这8000人就失业了。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工业4.0背后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另外,美国前阵子搞去工业化,现在又搞再工业化。也就是说,中国制造模式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搬回来,需要有新的模式。美国在信息化领域占很大的优势,所以他要发挥这个先进技术的能力再把这生产制造拉回来,这是美国搞工业4.0的策略。
反过来我们也得想,我们中国搞工业4.0策略在哪里?刚才说了德国有非常精良的中小企业,每个产品都是世界的隐形冠军。美国的优点是他的信息化很强,他要有一个新的模式,利用信息化构造的新的模式来重新把失去的东西再找回来。所以美国希望通过新材料、新科技、新工艺、新模式等领域的创新来提高制造业全方位的创新能力。
前面讲了两个国家为什么要搞工业4.0的背景,值得中国的企业家和政府认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搞工业革命,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才能避免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革命对象。
原标题:清华课堂 | 莫欣农:谈工业4.0与智能制造
(续完)
(选编自 微信公众号 清华SCE高管教育)